大学生暑期支教感悟1000字
时间:2016-08-11 17:16  |   来源:未知   |   作者:172xiaoyuan.com  |   点击:
摘要:
生平第一次参加支教,其实严格说来我所做的不能算是支教,因为全过程里几乎没有上过讲台。我们这帮本科生的任务,就是调研,课题是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调研是辛苦的
生平第一次参加支教,其实严格说来我所做的不能算是支教,因为全过程里几乎没有上过讲台。我们这帮本科生的任务,就是调研,课题是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调研是辛苦的。但是我知道,这里的孩子们更辛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都常常要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去学校上课,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则大多选择住校,因为他们所在的村子通常无法提供三年级以上的授课。这里的孩子上学都比较早,很多人不到十岁就不得不离开家人,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还有很多孩子,常年无法见到自己的父母。为生活所迫,父母们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工,只能将孩子托给自己年迈的父母。同伴曾经问过一个孩子,想不想见爸爸妈妈,孩子半天不语,末了告诉我们爸爸已经有五十多天没打电话给他了。同学事后告诉我,也许,这个孩子是扳着手指头过日子的,所以她如此清晰地记得爸爸离开她的时间。在调研中我发现,每当我们问及想不想父母时,大多数孩子都会沉默不语,然后很轻声地说,想。我无法从孩子低垂的头下发现什么,但我能感觉到她眼神的黯淡。没有哪个孩子是不依恋父母的,生活的艰难,剥夺了他们亲近父母的权利,也许,只有在梦里,他们才可以每天喊上爸爸妈妈吧……
      从聊天中,我们渐渐感受到,大多数家庭还是很愿意让孩子们上学的。尝够了缺少文化之苦的家长们希望孩子们不再重复他们的悲剧,不止一位家长表达了想让孩子上大学的念头。然而,现实在向他们挑战。并不宽裕的家境,大笔的教育支出,让原本许多个满怀希望的家庭步履维艰。大人们只能无奈地说,他们也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但他们同时又无法承诺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能让孩子的学习生活维持多久。
      在一个名叫刘佳敏的孩子家里,我看到了墙上满墙的奖状,墙上还有一张纸, 写着happy和confidence。我将它拍了下来。我相信这是一个对未来怀有梦想的开朗而自信的小女孩。她母亲告诉我们,她很希望女儿能上大学,因为读书是走出大山的最理想的途径。但是她同样不知道家里能否负担到那一天。这是我们在调研中看到的很多家庭的困惑与无奈。身为学生,我们无力为他们做些什么,只能反复地告诉家长们,能上就尽量让孩子上吧,只要能考上大学,贷款抑或是勤工俭学,以后负担就轻多了。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这些话究竟有多大的帮助,只是觉得这是我们能告诉他们的最好的信息。
在不到五天的调研时间里,我所感到的只是沉重。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这里的孩子们的生活要单纯得多,却包含了更多的艰辛。也许,他们现在还无法意识到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的渴望。离开这里的时候,看着孩子们依旧灿烂的笑容,我忽然有种难以言语的悲哀。要到什么时候,生活,才能对每个孩子都公平呢?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活动
一个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队长的心...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学院师生进行“三下乡”活动...
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某同学“三下乡”社...
某同学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后写...

Powered by 大学生活动门户 © 2004-2018 172xiaoyuan Inc. 皖ICP备081051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