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将要缝的边口理平,手里的针要捏稳。从背面穿针到正面,往后走一针,再从正面穿到背面,就这样依次重复下去……” 近日,在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的88号宿舍楼内,几名男生在宿管阿姨和女生的帮助下学习着缝补衣服。据了解,这是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发起的世界勤俭日“90后大学生学补衣”活动。
女生与宿管阿姨合作 共同教男生缝衣服
社会发展学院的査久航每次整理衣橱时,总会整理出许多“破衣服”,说是破衣服其实很多都是完好的,有的甚至只是纽扣掉了。这些“破衣服”往往会被他塞进废纸箱或袋子,然后某一天就当垃圾扔掉了。这种“扔衣服”的现象在大学男生当中并不少见。
每次看到这种现象,新闻与传媒学院新闻12的罗丽媛就会感到很浪费。于是,她就和同班的几名手艺比较好的女生通过微博、QQ群等渠道,在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发布了教男生缝衣服的活动。88号楼的宿管阿姨孙银霞听说这个活动后,也自发地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我平时也帮男生缝补衣服的,能帮这些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非常乐意。”
卸下心理负担 男生学针线活也轻松
“我也觉得衣服坏一点就扔掉很可惜,可是一个男生像女生一样拿着针线缝补衣服会让其他男生嘲笑的。”査久航向记者解释道,男生里很少有人会针线活,更别说自己缝补衣服了。在活动现场,记者了解到不少男生像査久航一样都是第一次拿起针线,真正要去缝衣服的时候时心里还是有点发怵。
孙阿姨也看出了这个问题,便手把手地教起了他们,“手里的针要捏稳,从背面穿针到正面,往后走一针,再从正面穿到背面,就这样依次重复下去……”在孙阿姨的指导下,男生们缝衣服的技巧也一步步提高了。“其实,卸下心理负担就轻松多了,我了解了很多的缝衣技巧,学会缝衣服对培养我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有帮助。”新闻与传媒学院的郑国梁说道。
老教授讲述勤俭故事 一双皮鞋穿了18年
听到男生学习缝补衣服的事情之后,新闻与传媒学院的老教授孙放老师非常高兴,他也讲述了自己那个年代勤俭节约的故事。出生于1949年的孙老师,家里有兄弟5人,1974年,哥哥拿了工资给正在农村插队的孙放老师买了一双皮鞋。在这之前,孙老师从来没有穿过皮鞋。“我清楚地记得这双皮鞋穿了18年,当这双皮鞋的鞋底磨通了、皮磨白了也没有舍得扔。”孙老师回忆道。
听了孙老师的故事后,物理学院的李伟表示很惭愧,自己平时有些大手大脚,不知道节俭,“作为长在新时代的90后,我们还很不了解上一代人生活的艰辛。”据了解,这次缝补衣服的活动将持久地进行下去,让学生们的衣服可以物尽其用。
-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