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亭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华盖山东麓。一棵大榕树,一座红日亭——俨然已成为温州市的“道德地标”。在这里,没有贫富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没有地位之差,有的只是温暖,爱心和奉献。红日初升满亭光,白发苍颜为慈善。四十余载夏冬季,伏茶小粥送温暖。红日亭的老人们用行动诠释了何谓当代活雷锋;何谓最美浙江人。一树,一亭,一茶,一粥,一群白首之人,撑起了温州另一片天,带动了温州慈善事业的发展。
红日初升满亭光
温州红日亭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夏天,几位退休老人为了给过往的路人解渴祛暑,在红日亭免费供应伏茶。他们自掏腰包,购买淡竹叶、夏枯草、茯苓皮等多种中草药,熬制成祛暑的伏茶。这是最初的红日亭,几位老人自发的善举。
转眼之间,时光匆匆走过40余载,红日亭也薪火相传了40余载,现在的红日亭已成为颇具规模的一个爱心慈善基地,不仅退休老人们在这里进行志愿服务,还有其他一些志愿者队伍会时不时的前来帮忙。此外,以孙兰香为负责人的红日亭慈善从夏送伏茶扩大到冬施热粥,而且目前根据民间习俗在特定的节日向过路人提供芥菜饭、清明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冬至汤圆、腊月糖糕等食品,让善行更加便民贴心。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红日亭的善行惠及周围一大片人,其中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生活贫困者和孤寡老人。红日亭的善行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社会的关爱,同时无形之中也让温州多了300多个像红日亭这样的伏茶小粥慈善点。红日亭已衍化为温州爱心慈善的代名词。他们用行动来证明了“最美浙江人”的称号。
如今,红日亭正如一轮红日,在慈善事业的天空中冉冉升起,将慈善的光辉洒向全温州,洒向全中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民间慈善中。
白发苍颜为慈善
最初的红日亭,是由几位老人为了方便路人而兴建的,现在的红日亭一直也是退休老人们在发挥他们的余热,为社会作贡献。或许,红日亭爱心慈善可以称之为“老人慈善”,并且它正在演变成为一种民间特色的慈善文化。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他们没有被绚丽的生活迷惑,而是心系民间,想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小小的红日亭的力量虽说微不足道,但是这些老人们所展现的高尚情操鼓舞更多的人投身到慈善公益事业中。如果说以前的温州人抱团赚钱,那么现在的温州人是抱团行善,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这些红日亭老人的义举对他们的影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都说晚年享清福,但红日亭的老人们却没有享受生活,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爱心慈善事业中,用行动来回报社会。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些老人年纪最小的花甲有三,年纪最大的已是耄耋之年。他们正用生命的余晖来照亮慈善事业的前路,为慈善事业引领方向。谁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伏茶小粥背后事
伏茶解渴又祛暑,小粥暖胃暖人心。据了解,每一天的清晨,他人还在甜美的梦乡中,红日亭的老人们就开始烧伏茶,煮米粥,炒小菜。忙完这些后就立刻把烧好的食物运往几百米外的东门红日亭,为等候在那里的人们送上一份温暖的早餐。这样的忙碌每天都会上演。
当问起红日亭是否有不开的时候,负责人孙兰香说:“这里几乎每天都开,唯有遇到像台风这样的灾害性天气时才会暂停。”
随后,孙兰香还提及了她的家庭对她致力于红日亭慈善事业的态度。当时,孙兰香刚从华盖山社区退休,在家闲着无聊就主动接下了红日亭里一位年事过高,身体不好的老人的工作,开始了她的红日亭生活。自打参与红日亭活动以后,每天都要送茶施粥,也就顾不上家里的早饭了。当国外的女儿打电话回家后,她的老伴总是向他女儿抱怨说他的早饭甚至午饭都没着落。女儿知道事情的始末后反而很支持孙兰香的行为,还主动劝说她爸爸,说:“我妈做的是一件好事,你不要打击她,要支持她。”现在,孙兰香去红日亭施粥送茶,她老伴都会起床帮她做早饭。这个感人的背后故事,其中的快乐心酸劳累是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爱心慈善自红日
40多年,红日亭的老人们坚持不懈,走在慈善的最前沿。现在这点慈善事业的星星之火,已经燎遍慈善界的原野。就这样一股微弱的力量,却带动了整个温州。他们没有多少财富,仍把自己的积蓄用于慈善。周围的人们被他们的善行所感动,纷纷募捐支持红日亭的善举,让红日亭有了如今的影响力。也许,一杯茶,一碗粥不值多少钱,也没有像向灾区捐款那样轰轰烈烈,但其中传递出的是人间最真挚的爱,是人最本源的同情与关怀。
何谓慈善?红日亭用40余载的善举告诉人们,真正的慈善,不需要你有巨大的财富,不需要你有非同凡响的号召力,只需要你有一颗无私奉献,回报社会的心。
夏送伏茶冬施粥,薪火相传将爱留。花开叶落几多日,红日精神遍温州。这就是红日亭,这就是新时代的雷锋,这就是最美浙江人。(中国计量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温州小分队 楼玮)
-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