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近六十年来阿坝州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使用现状及推广成效,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使用频率与语言态度、身份认同、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政策、社会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重庆师范大学“蒲公英”三下乡实践活动小组特开展关于“普通话推广及使用现状”调查活动。
2016年7月16日上午九点,重庆师范大学“蒲公英”三下乡实践活动小组到达四川阿坝州,调查小组成员正式开展关于“普通话推广及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分为成人(18岁及18岁以上)和学生(8岁及8岁以上,18岁以下)两种,调查地区涉及映秀、汶川、黑水、若尔盖、松潘等地,调查对象主要是各地区的土著居民。
一到达映秀镇,“蒲公英”调查小组的成员就迅速开展调查工作,他们主要沿着各个街道向行人、商店店家、小摊店主等发放调查问卷。炎炎烈日下,头戴红色帽子,身着黄色服装的身影忙碌于映秀的大小街道,他们耐心地向被调查者解释有关问题,让被调查者能真实地完成问卷,以保证每张问卷的有效性。淳朴的当地人总是热情地接受问卷调查,使得问卷调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随着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当地普通话推广及使用情况的结果就愈加清晰。
据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了解到,普通话的推广及使用主要表现出“年龄化”、“职业化”、“学历化”的区别,即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普通话的学习程度和使用程度越高。从事与普通话有关职业的人(如教师、学生、导游),会经常使用普通话且掌握较好。学历高者想比于低学历者,更能掌握普通话。对于普通话的推广及学习情况,多数人表示应当积极推广,但对于掌握普通话相对吃力的年龄较大的少数民族人民来说,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继续学习汉语。这种情况与当地人民不了解通话推广政策有关。在调查过程中“蒲公英”小组遇到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由于当地人多数使用四川方言或者本民族语言,用普通话与其交流就存在交流障碍。有些当地人不认识汉字,文君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调查小组成员只能采用口述问卷的方式来填写问卷。
针对以上现象,可见映秀镇、汶川县的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仍旧存在着难度,需要政府及学校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参与到阿坝州的汉语普及和推广中来,真正破解普通话推广与少数民族语言保持两难课题。
“蒲公英”调查小组将跟随下乡活动的预定路线,继续对四川红原、若尔盖、松潘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推广展调查,请关注后续报道。
通讯员 刘映雪
摄影:张鑫 吕红涛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