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竞赛主题
“高跷”竹制结构模型设计
竞赛内容
设计承受竖向和水平向静荷载的竹制受力结构模型,结构类型不限。
结构模型设计:模型的结构组成和模型的设计计算书。
结构模型制作:制作时间为12天。
模型实验:结构模型作品的现场介绍和模型加载。
活动背景
踩高跷是我国一项群众喜闻乐见、流行甚广的传统民间活动。早在春秋时高跷就已经出现,汉魏六朝百红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高跷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形式多样。
活动意义
高跷所承受的荷载与高跷的结构形式和运动方式密切相关,通过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竹结构高跷,可以提高学生对结构的设计和分析计算能力,发展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竞赛赛题要求参赛队设计并制作一双竹结构高跷模型,并进行加载测试。本次赛题的荷载并非事先确定的固定值或指定的荷载形式,而是在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参赛队推选一名选手穿着由本队制作的竹高跷进行加载测试,参赛选手必须穿戴护掌、护肘、护膝和头盔,护具由各参赛队自行准备。模型的加载分为静加载和动加载两部分,静加载的荷载值为参赛选手的总重量,以模型荷重比来体现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和材料利用效率;动加载通过参赛选手进行绕标竞速来判断模型的承载能力,因此模型所受到的冲击荷载的大小、方向甚至荷载作用点都取决于参赛选手的质量、运动方式和模型的结构形式,对参赛队员的力学分析能力、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现场制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通过竹结构高跷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在结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组织机构
竞赛组委会
主 任:邬力祥、谢友均
成 员:范晓慧、彭立敏、郭 峰、贺世泉、王卫东、杨 鹰、袁世平、纪晓飞、周铁明
专家评委组
戴公连 教授
李德建 教授
周朝阳 教授
罗小勇 教授
竞赛联络人
比赛专项设置
组队要求
学生自愿组合,三人一队,不同院系的学生也可以组队。
使用材料
竹材的规格与数量
竹材规格 | 竹材名称 | 数量 |
1250×430×0.50mm | 本色侧压双层复压竹皮 | 5张 |
1250×430×0.35mm | 本色侧压双层复压竹皮 | 6张 |
1250×430×0.20mm | 本色侧压单层复压竹皮 | 5张 |
502胶水,10瓶(规格25克),用于模型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制作工具自行购买。
制作工具自行购买。
理论方案要求
理论方案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设计说明应包括对方案的构思、造型和结构体系及其他有特色方面的说明;方案图应包括结构整体布置图和主要构件详图;计算书应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荷载能力估算等。
理论方案封面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学院、参赛队员班级、姓名、学号、联系方式;正文按设计说明书、方案图和计算书的顺序编排。除封面外,其余页面均不得出现任何有关参赛队员的个人信息,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计算书要求用A4纸打印,一式三份,并用档案袋装好,档案袋上贴计算书封面,于现场报到时交到竞赛组委会,否则作自动放弃处理。
竞赛日程
中南大学第一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流程安排 | |||
时间 | 地 点 | 内 容 | 参加人员 |
201*年9月13日 20:00-23:00 |
中南大学铁道校区 六舍218室 |
1.核对参赛人员信息并签字; 2.缴纳材料费用。 |
全体参赛人员 报名组人员 |
201*年9月30日 14:00-18:00 |
中南大学铁道校区 三舍130室 (科创中心办公室) |
|
全体参赛人员 材料组人员 |
201*年9月30日 - 201*年10月10日 |
中南大学 |
利用主办方所发材料进行模型制作,模型中不得加入主办方规定材料以外的材料,一旦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模型制作工具自备。 |
全体参赛人员 |
201*年10月11日 14:30-18:00 |
中南大学铁道校区 篮球场(创业楼北面) |
|
全体参赛人员 竞赛组织组人员 |
201*年10月12日 08:30-17:00 |
中南大学铁道校区 篮球场(创业楼北面) |
按序号进行模型加载 |
全体参赛人员 竞赛组织组人员 |
模型要求
模型整体包括竹高跷模型和踏板两个部分,其结构如图1~3所示。踏板固定在竹高跷模型顶面上,将来自参赛选手的荷载通过踏板A、B、C三处实木条传递至模型。踏板由组委会提供。
竹高跷模型
竹高跷模型由参赛队使用组委会提供的材料及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制作完成,其具体要求如下:
模型采用竹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
制作完成后的高跷结构模型外围长度为400mm±5mm,宽度为150mm±5mm,高度为265mm±5mm;模型结构物应在图1所示的阴影部分之内。
模型底面尺寸不得超过200mm×150mm的矩形平面。
踏板
踏板由组委会提供,其结构及尺寸如图2所示。踏板结构的面板为中密度板,面板上固定有A、B、C三根实木条,通过热熔胶与竹高跷模型固定。参赛选手用热熔胶将参赛鞋固定于踏板上,踏板上设有4个直径为15mm通孔供穿绕系带(系带由组委会提供),以进一步固定参赛鞋(参赛鞋由各参赛队自备,建议选用类似轮滑鞋的可以保护踝关节的高帮鞋)。
踏板与竹高跷模型固定后的模型整体高度应为300mm±5mm。如图3所示。在踏板与模型连接处的外侧(图3中的a、b处)允许增加构造物以进一步提高连结强度,构造物的高度不得超过10mm。
模型加载要求
模型测试时,参赛选手必须穿戴护掌、护肘、护膝和头盔,未穿戴护具的选手不得进行模型静加载和绕标测试。(护掌、护肘、护膝和头盔由竞赛组委会提供)
静荷载
参赛选手穿着本队制作的竹高跷双脚静止站立于地磅称重台上,测量选手的总重量,称重台平面尺寸为45cm×60cm,静加载的重量测量精度为0.1kg;
若在静加载过程中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将视为静加载试验失败,退出静加载测试,则模型静加载测试得分为零;
测试过程中选手无法保持静止站立,导致重量测量无法进行,但选手仍可参加下一轮的绕标测试;
测试过程中结构垮塌,参赛队退出比赛。
注:称重时重量显示的末位数允许有1个字的跳动,此时的读数将取其平均值。
绕标竞速
要求参赛选手穿着本队制作的竹高跷进行图4所示的绕标跑或走;
在赛段的中点(离起点10米处)设有如图5所示的高度为35cm的木结构障碍板,要求选手在绕标往返过程中越过障碍板;
选手必须在两标杆之间越过障碍板,标杆为横截面4cm×4cm,高1.2m的木杆;
选手在越障过程中除模型以外,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得触碰标杆。
注:在绕标竞速中,选手如遇摔倒,只需原地爬起再通过终点则加载成功。
若在绕标竞速过程中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将视为绕标竞速试验失败,模型绕标竞速测试得分为零;
在绕标竞速中选手到达终点前高跷模型垮塌;
在绕标竞速中因踏板与模型分离导致选手无法完成余下的赛程。
注:以上情形出现时如选手身体的一部分已越过终点而模型尚未越过终点,视为加载失败。
若该项过程中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则从该项得分中扣除5分:
选手在越障过程中致使障碍板倾覆;
选手在越障过程中除模型以外,身体的其它部位触碰到标杆(选手尚未到达障碍板前,或越过障碍后,因摔倒而碰到标杆除外)。
竞赛规程及要求
组委会会抽出一天时间在制作现场指定的位置为参赛队员放置砂轮机和钢锯,供有需要的参赛队使用。
称量模型与踏板的总质量m2,计算模型自重m=m2−m1。
严禁任何形式的削减踏板质量的行为,违反规定的参赛队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每个参赛队在本队上场前10分钟可以开始进行场下准备,组委会将发放用于固定参赛鞋的系带,参赛队须在场下准备时完成护掌、护肘、护膝和头盔等护具的穿戴及安全检查。
参赛选手必须得到指令后入场,开始固定参赛鞋,选手穿戴完毕后依次进行静加载和绕标竞速测试。
注:选手得到入场指令后,参赛队员需迅速将模型与鞋进行固定并穿戴完毕,整个过程不得超过10分钟。每超时1分钟,将从静加载得分中扣1分,超时10分钟以上,将视为加载失败,退出加载测试。
评分标准
评分
按总分100分计算,其中包括:
计算书及设计图 10%(共10分)
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 10%(共10分)
静加载 40%(共40分)
绕标竞速测试 40%(共40分)
评分细则
计算书及设计图(共10分)
计算内容的完整性 共6分
图文表达的清晰性、规范性 共4分
注:计算书要求包含:结构选型、结构建模及主要计算参数、受荷分析、节点构造、模型加工图(含材料表)。
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共10分)
结构合理性与创新性 共6分
模型制作美观性 共4分
静加载(共40分)
模型荷重比按下式计算
注:选手总质量为选手完成所有穿戴(包括护具和高跷模型)后的质量;模型质量不包括鞋、用于将鞋固定于踏板的热熔胶、系带以及踏板自身的质量,但用于将踏板和模型进行固定的热熔胶及构造物将计入模型质量。
在所有成功完成静加载的参赛队中,模型荷重比最大的参赛队得40分,其余队的得分S1按下式计算:
式中:Qmax为所有成功完成静加载参赛队模型的最大荷重比,Q为所考察模型的荷重比。本项所得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绕标竞速测试(共40分)
在成功完成绕标竞速的参赛队中,各队的得分S2按下式计算:
式中:tmin为所有成功完成绕标竞速的参赛队所用的最短时间,t为所考察参赛队在绕标竞速所用时间,单位秒;本项所得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联系我们
工作部门: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科创中心
办公地点:中南大学铁道校区三舍130室
电子邮箱:
中南大学第一届结构设计竞赛负责人联系表
附:中南大学第一届结构设计竞赛开幕式流程
与会人员入场。请领导就座。
主持人致欢迎辞,介绍到场领导及老师。宣布开幕式正式开始。
开幕式第一项: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开幕式第二项:请校级领导致词。
开幕式第三项:请院级领导致词。
开幕式第四项:请老师介绍本次大赛的规则及具体安排。
主持人致结语辞,宣布开幕式正式结束,合影留念。
主持人宣布第一届结构模型设计大赛正式开始。
科创工作人员进行大赛加载前准备工作。大赛模型加载正式开始。
进行加载顺序的抽签并贴标签;
模型称重并记录;
模型尺寸测量并记录;
模型静加载;
模型动加载。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心
-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